鳳凰古城的虹橋始建于明洪武初年,民國三年(1914年)、沱江漲了一次三百年一遇的大洪水,虹橋受到重創(chuàng),時任湘西鎮(zhèn)守使的鳳凰人田應詔,為了表現革命后的改革和新政,美化鳳凰古城,主持修復虹橋。2000年廣東中人企業(yè)集團公司投資承建虹橋,重新裝飾的虹橋在原來的建筑風格上更加完善。古色古香,樓為兩層。一樓有寬敞的紅巖板人行通道,24間木板店面經營各種民問工藝品、雜貨、土特產品等。二樓為民俗文化樓,兩側為‘文化藝術長廊’中間為藝術回廊,還有一間茶室。
2001年4月8日下午、朱镕基總理親臨此樓,在此欣然揮毫,留下“朱镕基辛巳春鳳凰城”的珍貴墨寶,據說此橋本來就是廊橋,兩邊開有24問店鋪,其中有間是沈從文的寄父所開的藥店“滕回生堂”。現在的虹橋已修復如舊“既宏偉大氣又古色古香”有海納百川、氣吞江河之勢。橋上分兩層,一樓是廊橋通道,兩側是賣各種旅游商品的門面,雖然已沒有了滕回生堂的蹤影,但人頭攢動、熙熙攘攘、盛況空前。二樓則是虹橋藝術樓,這里陳列了一些書法繪畫作品。還設有茶座,感覺勞累的游客可在此休息一會。從二樓的窗臺上還可以觀看鳳凰古城的風景,非常壯觀。
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墻,用紫紅沙石砌成,典雅不失雄偉。城墻有東、北兩座城樓,久經滄桑,依然壯觀。沱江河水清澈,城墻邊的河道很淺,水流悠游緩和,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,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。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,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,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。